新锐三周年

新锐是我们年级一位高人创办的社团,当初只是杂志社,到现在,已经分为了杂志社、文学社和财政社,杂志也从最初的一本变为两本。

我加入新锐纯属偶然,某个期末,看到有人在卖杂志,便去凑热闹,后来就进入了,并且成为了第二本杂志的首任总编。

今天到场的第一代人,貌似就只有我一个了…悲惨,光阴不等人啊,以下为照片。暂时一张,等我拿到他们照的再发。

五校联考 语文得分之感

昨天查到了考试成绩,令人惊讶的是,语文居然成了我得分最高的一科,74.5/100,我姐给的评价是:“过于的高”,详情出来后发现全省参考人数的99.0%比我低。这似乎与我平时倒数的语文成绩不大相符。

看到详细得分后,知道选择题对了8/10道,另外两道也得了部分的分,作文42.5/50,比平均分高出6分左右,但实际上,我并不觉得写得很理想。

回想考试的时候,一个半小时的时间,除了前面的主客观题,还有800字的作文,要是换成了平时考试的作文题目,我是如何也写不完的。但当时基本上是一气呵成,除了中途停下来想下某个字怎么写。换了平时,写得又累又没有意义,悲痛。

是啊,语文老师们因为自己对语文、对国学的偏爱,往往喜欢充满引用的文章,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如何用一个材料去附和各种主题,没有材料的就叫空洞说理。我迷惑了,难道引用一个可以附和各种主题,甚至完全相反的两个主题的材料,就有力了,不空洞了?这哪里是写议论文啊!

我们看看什么类型的材料最受考生欢迎。

第一类是无定论型,从好坏评价均可,于是写入文中,很好附和立场。

第二类是特例型,这一类不代表大众,但大众却经常被他们代表,由于是特例,各种方面都有,同样方便立场的选择。

第三类是名句型。这类因为与阅卷老师专业对口,会受到一定偏爱,虽然有时它说明不了任何问题,相信有不少人看过某本杂志,貌似是《格言》的那个“格言新解(貌似)”吧。

综上,我们可以很明白地了解到,高考作文不是用来说服人的(尽管很多时候叫“议论文”),而是用来取悦阅卷老师的。我想,这也是一种悲剧吧。

网页美工的境界

一个有美感的网页少不了图片加以点缀,或说其本身就是一个“图片”。今天想说说我做为美工的感想:关于境界。

第一重境界。喜欢夸张的效果,比如超级立体的效果,超级彩色的效果,一般通过“点”来博取视觉上的美感,却缺乏对整体的把握。

第二重境界。追求细腻的效果,比如金属效果、玻璃效果等。比较注重整体,对色彩的搭配掌握良好,以“面”来缔造出美感。

第三重境界之一。追求简约,一般来说,他们的重心不再在图片的效果上,而在各个部分的搭配与协调上。一个网页的色彩可能通过文字等内容加以表达或点缀,图片少而精,只作为辅助元素使用。

第三重境界之二。追求华丽或唯美,与简约相反的,这一类将文字与图片融合在一起,以完美的表达给人以视觉的享受。但,似乎并不适合有些类型的网站。

当然,以上只是随便说说,仅供娱乐!

网页应用的未来与对InviScript的憧憬

自己弄JS的两年来,因为AIVOS和Prever Start的开发,也算有过密集JS的开发经验了,自然,在这中间,也有自己的体验与憧憬。

随着JS在前端中运用的不断延伸,它在网页中的地位越来越高,并且,更多几乎完全承载于JS的网页或网页程序出现了。由于JS以浏览器作为平台,它被赋予了跨平台的能力,成为了未来轻量级应用的一个优势选择。

我相信在未来若干年,网页应用程序会逐步发展,并最终与桌面应用并肩。当然,或许那个时候会有一个专门运行网页应用的软件,而不是像现在那么突兀地放在浏览器里。但是受限于脚本语言的效率,网页应用的范围仍然会有较大的限制。

即使如此,如之前所说,在“轻量级”的应用中,JS网页应用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——随时随地随心情。不过我这里所说的“轻量级”可并不是指功能简单,而是指对效率、图形处理等要求不高。并且,网页应用的体积限制也随着本地储存的发展渐渐放宽,加上可以随用随加载,功能将会越来越丰富。

这时候,我想JS将会难以胜任更大规模的网页应用开发。JS的下一个版本或许能赋予它更强的功能,但如众多前端开发人员所恼火的,浏览器的更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这时,兼容问题便无法避免了。

于是我想到了C++。

听说在C++诞生之初,还没有专门的编译器,要编译C++,就必须先把C++翻译为C语言。那同样的,我们是否能将一个强大的语言翻译为JS呢?

我把这个想象中的语言称为InviScript,除了更强大与完善的语法结构外,它还可以提供一些JS难以具备的东西,比如源代码保护。当然,尽管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语言的众多优势,却对它的开发难度有些恐惧——这已经远非我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了。到现在,所有的向往也仅仅是向往,但希望不久的将来,我能用InviScript开发出自己的第一款大型JS应用——Prever 2。

久违的感觉

从去年10月开始,我就很少在碰Prever Start的源代码了,今天买了空间,有朋友提到了Prever Start的一个Bug,其实之前自己也知道,但是没打算改,干脆今天就弄下.

不过安装的NOD32防火墙老是挡着,也没找到对应的地方改(之前一次倒是解决得很顺利),于是在若干十分钟后,终于决定,先不管了,把防火墙关了得了.

结果出了修改了那个Bug,还把文本浏览器升级成了文本编辑器,本来都写了新建的功能,但是因为时间紧迫,没办法调试得很好,因为新建涉及的东西有点多.所以最后把代码注释掉了,只剩了保存.

很久没看Prever Start的代码,的确就已经生疏了.毕竟量还是比较大.大家可以到这里玩:

http://prever.vilic.info/

国外的主机,速度比较慢.

原来Gravatar是这样用的

一直看到WP的有一个图标选项里有一个叫Gravatar的,之前觉得比较素,就选了它.今天偶然间发现Longbill在博客里的评论有头像,搜了一下,才恍然大悟.

只要通过在Gravatar的网站上注册,就可以通过在评论时留下的邮箱来加载对应的头像.真有创意.不过很显然,不是中国的.

于是我输入了自己的邮箱,打算注册个,可是发现…邮箱已经被使用了.郁闷,难道我注册过?我怎么不知道?可能是注册其他东西的时候顺便就弄了的吧?WordPress?管他的,能用就好.

我已经修改了头像,祝大家玩的愉快~

叹口气

刚刚一位黄老师的评论又触及到我的神经了,于是在此发点牢骚。

从小学到高中,身边的人们变得越来越“好”,但这种“好”却仍然没能让更多的同学拥有超越“高考”的梦想。的确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高考决定了未来的高度。当然,比起连“高考”这一梦想都没有的人,他们仍然要幸运很多。

而我却是一个叛逆的人。事实让我知道,我拥有多数人没有的脑袋。请不要认为我是为了炫耀,因为对此,我只当做是自己的幸运罢了。但有时自己又想,如果自己就是一智商平平的人,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?更快乐吗?

更快乐,我想是这样。至少到了现在的年龄,还会像更多的人一样单纯,不用看到,也看不到周围发生的一切。像其他同学一样,过着简单的高中生活,然后“考个好大学,找个好工作,讨个好老婆”。但,自己的能力反倒给了我叛逆的资本,太多的梦想反倒让我迷失了选择。我把自己的不满归咎于现在的教育,心想,教育本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发展。

似乎没有人会觉得我在学科上的臆想、猜想与考试得高分放在一起有什么可比性。臆想,永远是虚幻的,猜想,别人早就得出了是与不是的结论。我就像个中世纪的科学家跑到二十一世纪来炫耀:或许有一种东西叫万有引力。在积淀了前人无数智慧的书籍面前,我被无情地藐视了。

的确,我的一些想法,一些发现又算得上什么呢?

或许现在的教育才是真理吧?我本不该去抱怨,也无力去抱怨。人们用最短的时间,最低的成本掌握了大量知识,通过这些实用的知识,大家在考场上得到了很高的分数。与一个只知道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发现,去创造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东西的人相比,他们成功多了。

或许…又或许…

还有130多天便是高考,纵使我自认清高,也不得不在它面前臣服。我不是叛逆么?但我怕!同学的眼睛,老师的眼睛,父母的眼睛,它们盯着我,只逼得我妥协。妥协罢。

其实高中三年,本可以很有意义,对每个人。

第一宇宙速度

高一的时候,认为圆周运动可以视为平抛运动的集合,但老师似乎不同意我的观点,于是,想着,要是能用它算出一个常量,就可以验证我的正确性了。

通过将夹角设为无限小的方法,很快算出了一个v=√(gr),当然当时还不知道有这个东西,于是就想到了第一宇宙速度。立马把地球半径带进去,发现差距不大,便给老师看,然后老师这样回了我:“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式。”晕…

说到这种方法,还要追溯到初中,当时热衷与三角函数,于是就开始算π,还弄出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途径。后来还用这种方法计算了抛物线的焦点,很好玩。

神奇的抛物线

这也是老想法了,分享下,这个之前肯定有人知道,但自己猜想的过程还是很不错的。

某节物理课,一道题是关于斜抛的(重力+水平电场力,带电小球竖直上抛),同学们很快分解速度,得出一条直角坐标系下的抛物线,而我因为自己对公式的理解,认为必须有一个非直角坐标系才能通过二次函数得出运动路径,其中一个轴与初速度平行,另一个与合加速度平行。于是自己凭主观臆断坚决否定同学们的想法。但静下心来,发现大家说的也没有问题,可运动路径是一个事实,难道我的理解有误?

众所周知,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任何二次函数对应的图像(抛物线)相似。很快,我认识到,也许直角坐标系中的二次曲线与非直角坐标系中的相似。

我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验证:取一条斜率为定值的动直线被一条抛物线所截线段的中点,并猜测这些中点的连线是直线。经过简单的计算,发现不仅是直线,而且还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。

不过为什么说这个算是一个验证呢?试想将其中一条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作为一个坐标轴,中点的连线作为另一个,这样,就构成了一个非直角坐标系。

后来结合三角函数进行了坐标转化,严格证明了我的猜想。其实觉得数学也是很有趣的,只是在应试教育下,变得枯燥了。

用自己总结的规律解磁场问题

关于磁场的产生,不同的猜想会得出不同形式的宏观总结,我也有自己宏观的总结,不过前两天把它用到题上,并且得出了正确答案,还是很令人欣慰的。

我认为磁场的产生是因为极性空间(以后有空写下)的扭曲造成的。空间总密度不变,但极性分布不同。宏观上有这样一个规律:

把两个磁极相对,若相吸(异极),则环形电流方向相同,若相斥(同极),则环形电流方向相反。我并不相信有相反的两个磁极,并认为磁极的产生是源于空间扭曲的方向。

现在有一道物理题是这样的,一个矩形通电线圈上方有一根通电直导线,已知两者电流方向,求力的方向。

高中的解法可以这样,直导线产生磁场,在矩形这一边是向一个特定的方向,再结合矩形线圈的电流方向得到解答,共分两步。

如果用我的总结,则会简单许多:直接观察电流方向,相同则相吸,相反则相斥。

从这点上可以看出,我的假说也并非一无是处,呵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