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改了博客的固定链接,没想到WordPress在细节上做得那么好,原来的地址仍然能用,会自动转向新地址。
刚刚再查收录,发现Google已经更新我的链接了。并且,目前收录总数99条,眼看就要突破100大关了,哇哈哈。百度仍只有26条。
我得抽空写点技术类的文章啊,不过在手机上写太麻烦了…悲痛。
马上是成都市一诊考试。结束。
Moved to a new place, visit https://vane.life for most recent content.
前两天改了博客的固定链接,没想到WordPress在细节上做得那么好,原来的地址仍然能用,会自动转向新地址。
刚刚再查收录,发现Google已经更新我的链接了。并且,目前收录总数99条,眼看就要突破100大关了,哇哈哈。百度仍只有26条。
我得抽空写点技术类的文章啊,不过在手机上写太麻烦了…悲痛。
马上是成都市一诊考试。结束。
我可怜的6120c只有最基本的照相功能,当初要传身份证照片,都是借同学的手机照的。昨天无意中翻到了原来的画,决定照个清晰的。共三张,一个是我的手机,一个是雀巢咖啡,一个是想象的机器人(可能中途想加深对比度,但没有加完,导致有些地方比应该一样的灰度的地方深一些),都是快满一岁的老画了。
中午同学闲着没事…于是事情发生了…
今天上午例行检查收录情况,意外地发现博客被百度收录了,要知道Google已经收了很久了…不过百度啊,我看你的蜘蛛也是早就来过了的啊,干嘛现在才放我?
按说被收录了应该挺高兴的,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爽,多是对CN的不满吧…
好久没有喊口号了:珍爱生命,远离CN!
初学英语之时,或许很多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:你需要用Yes或者No回答一个问题,这时你的回答与对方的观点是无关的,但在中文里(至少是我所接触的中文里),我们的回答,却是建立在提问者的观点上的。得出的结论便是“英语对事不对人,中文对人不对事”。
虽然这种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没有必然联系,但这种“巧合”却显然是一种讽刺。中国人喜欢主观地看待事物,容易随“人心”的流动而流动,也就是顺大流,而很少去理智地想,我应该怎么做,我为什么要这么做?
或许是一种“5000年来留下的文化”吧?但不是所有传统都应该保留,有一些东西,该扔就扔掉。
今天看到报纸上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,在网上搜到一篇:
http://news.sohu.com/20100105/n269374912.shtml
当时一下子就懵了,然后就是失落,看来现实又一次证明,人的思维是相似的,只恨自己没有时间与环境!
很讽刺的是,前些天还在手机上写我的“神经单元”,没想去模拟那么多,只是想看看会有怎样的效果。但苦于手机写东西的效率还有老师晃来晃去的身影,作案未遂…
还有我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想象,对大脑工作的理解,对空间性质的臆测。我想有这些想法的人不少吧,只是惨死与环境中了…
就算半年后到了大学,也有太多想去做的东西,难以取舍…
昨天帮班上同学打高考报名的教师评语,写了个简单的脚本来检查字数(100字以内),顺便统计下交了的人数,我写了这样一个条件语句:
1<ss[i].length<5
但它怎么就是不能正确统计呢?直到今天我再次写上这条语句,才突然明白过来,我高估JS了…
然后是聂同学要做一个社团活动的平台,不错的想法,学习!
昨天开始画REVO(工作室暂用名)的图标,不过不满意,缺乏层次感,不过话说一向觉得空间想象能力很强的我在画这个图标时,不得不先简单,再复杂,再简单地一步一步画…因为空间构型相对比较复杂。先花了三个椭圆构成骨架,然后添上肉,再把骨架擦掉,最后上色。
我也是,虽然写的东西是中文的。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英文的网络环境,虽然很多单词还不认识,但总归能看懂常用的一些。
或许是一种纯净、未加修饰吧。手机也是,设置成了英语,偶尔换成中文还有些不习惯,于是又换了回去。
自然地想到了一个叫bravenet的网站,那可能是我所接触的第一批英文网站了,当时刚开始学做网页,却苦于找不到空间,加上英文不济,最终没能用上bravenet的免费空间。悲痛…
其实觉得英文很好看,流畅,简单,我要好好学英语,早日摆脱CN统治!
明天是一诊模拟,于是今天基本没有作业,所以花了些时间来写这个脚本,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渐变色彩。里面有一个例子。代码在这里:
http://www.vilic.info/demo/gradient/